【象屿时代广场】坐卧于城市中心的盛世邮轮
现代建筑大师贝津铭曾说过:“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。”对于屹立于城市中心的商场而言,更是如此。不同于住宅,商场体现了一座城市当代的特性和文化。
引入邮轮的动感和韵律
设计师在设计象屿时代广场时,运用当代设计手法,引用了邮轮的动感和韵律。
厦门伴海而生,作为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同时又是当代东南国际航运中心,历史底蕴与国际氛围兼具,将「邮轮」作为代表两者的意向引入象屿时代广场再适合不过。
极简而流畅的线条组合
设计师摒弃镂刻复杂的雕饰,运用大量极简而流畅的线条组合,空间利落十足却不失灵动,有种行云流水般的赏心悦目。
将邮轮的窗和观景台流畅的线条,用到商场的内围,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,极富韵律和节奏感。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,如果在建筑中应用到节奏和韵律,建筑会富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。在建筑表现中,节奏指的是一些元素的有条理的反复、交替和排列,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,产生节奏感。
除了建筑结构的设计,设计师在商场的各个地方融入了世界地图,与象屿时代广场的主题定位紧密呼应 ,无形中提升了顾客对空间品牌的认知。
同时恰到好处的材质,浅咖色人造岗石和米灰色人造岗石延续了整个空间的主体色调,材质的碰撞,加之色彩与线条的演绎,使其空间产生了一种内敛的逻辑性与秩序感。
建筑所蕴含的人文
除此之外,设计师设置了多种功能分区,以适应不同顾客的需求。在底楼有更多的休憩和活动需求。
设计师在人性化的设计也不予余力,改造后的卫生间,增加了洗手区、化妆区以及工具间,大大提升顾客的需求,同时商业卫生间不设门的设计更利于较大人流的使用。
▲卫生间改造前后
在今年的第 16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,策展人 Yvonne Farrell 和 Shelley McNamara 将双年展的主题定为了“自由空间”(Freespace)。他们想要传达的是:“建筑师或许无法去解决全球性的问题,但他们能够对每一个“很小的范围”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力。这也促成了建筑议程的核心——一种人性的意识和慷慨的精神。”
这大概是作为建筑师的意义之一,同样也是大也想要,不仅是建筑的功能性,人性化的细节,建筑所蕴含的人文同样不可或缺。
把设计理念和效果图转化为城市的建筑,需要过程。凯尔城承担了造型展示和装饰部分工程,为达到设计要求,传递设计理念,突出应用功能;凯尔城的工程师们注重设计的每一个细节,不断开发产品、试用、调整,以达到把设计师想表达的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厦门人。这也是对凯尔城使命”为呈现建筑最美的一面而努力“的完美诠释的案例之一。